
《武陵春》教案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武陵春》教案,欢迎大家分享。
《武陵春》教案1教学目标:
1.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创作的影响。
2.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情感和意境,提高审美情趣。
3.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诗词。
4.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,培养热爱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。
5.背诵相关诗词。
教学重点: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,提高审美情趣。
教学难点: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诗词。
教学方法:诵读品味法 比较鉴赏法
教具准备:多媒体 幻灯片
课时安排:1课时
教学过程
一. 导入新课。
同学们,老师非常喜欢一首词,他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《书博山道中书壁》: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,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我们姑且不去探究这首词的本意,它却让我们感受到少年的轻愁,意气风发;中年的沧桑,韶华已逝;人生就是这样,美好的东西总是无可奈何的失去,令人无限怅惘。但幸运的是,那些睿智而敏感的人用它们的文字记下了心灵的一次次悸动。今天我们就走进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丰富的内心世界,看看她如何经过痛苦的挣扎,完成自己 ……此处隐藏8242个字……处?
学生回答:比喻。词人创意出奇,将心中抽象的、难以捉摸的“愁”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,说“舟轻愁重”使“愁”有了形体、重量、动态。这种写法是——化虚为实。
3、说一说。
李清照的生活状况
早期生活优裕,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。中晚期,经历了国家败亡,家乡沦陷,文物丧失,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,处境凄惨,内心极其悲痛。李清照的愁情诗在其诗中占绝大多数。
4、赏一赏:
拓展迁移赏析《如梦令》、《醉花阴》
其离愁表达的是一个卓异女性在封建时代满腹愁怨的生存状态;表现家国之愁的词倾吐的是一个女性对国破家亡的生命体验.
5、理一理
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、化虚为实的手法,表达女词人内心中,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。
名句赏析: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6、唱一唱 歌曲:武陵春
演唱:王笑微
三、结束语
《是你》教师作品
备用资料:《如梦令》资料: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。词人命舟备酒,畅游于清溪,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。沉沉暮霭中,回舟误入曲港横塘,藕花深处。这是一个清香流溢,色彩缤纷的,幽杳而神秘的世界。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。 花香、酒气,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,显现出她开朗、活泼,好奇、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。
《醉花阴》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不久的怀人之作。婚后不久,丈夫赵明诚便“ 负笈远游”,深闺寂寞,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。这年,时届重九,人逢佳节倍思亲,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。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。